而且沈白苏怀疑36平方的空间根本放不下这整套家具,因为这种家具都是为面积特别大的好几进的院子准备的,所以椅子也不是普通椅子的形式,做得更大,中间那张长椅比现代的三人沙发还要更宽。
本来沈白苏和阮凝双觉得自己手头有上千块钱,已经很阔绰了,来了文物商店才知道,这年头也有的是识货的人,料好做工好的家具,就算一时进了废品商店也早被识货的人弄走了,有些甚至是抄家的时候就被人定好了去向。
不过来都来了,两个人还是决定好好逛逛这个文物商店。
文物商店坐落在中山路转角处,灰砖外墙爬满斑驳的青苔,门楣上方悬着褪色的红底招牌,“文物商店”几个宋体字被岁月磨得发白。
两扇厚重的木门半掩着,门框包着的黄铜皮早已氧化成青绿色,门把手上缠着褪色的红绸,残留着“破四旧”时期的痕迹。
橱窗里陈列着几件瓷器,蒙着层薄灰,玻璃上贴着“严禁触摸”的告示。
推门而入,屋内光线昏暗,仅靠几盏吊得老高的白炽灯照明。
墙面刷着半旧的米黄色油漆,贴着“保护文物,人人有责”的标语。靠墙立着雕花玻璃展柜,锁着青铜香炉、古旧书画,玻璃表面被手指蹭出一片片模糊的印记。
中间的实木展台上,堆放着些陶罐瓷碗,角落的算盘珠上积着灰,穿着中山装的服务员大爷正趴在柜台上打盹,搪瓷缸里的茶水早已凉透。
沈白苏和阮凝双踮着脚东张西望,碎花衬衫被汗水黏在背上,盯着嵌螺钿的漆器屏风挪不开眼。
两人伸长脖子看展柜里的鼻烟壶,鼻尖几乎要贴上玻璃,却始终没人上前招呼。